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教学目标 www.ks5u.com1.对已复习过的机械波和光波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对相邻、相近和相似知识进行比较,对相同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从而达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2.在学生已经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进而加深对光的干涉和衍射想象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复习相干光源的获得及光波的干涉和衍射的条件,双缝干涉中为什么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及明暗条纹的计算方法,从而确切地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形成.2.在新的情景下能够运用波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在复习机械波时我们已经知道,干涉和衍射是波的基本特征,那么,在什么区域能看到波的干涉现象呢?学生活动在波的重叠区域可以看到干涉现象.在两列波叠加的区域一定能够看到干涉现象吗?两列波发生干涉是有条件的,只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互叠加,才可使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你回答得很正确,那么如果是两列光波,我选用频率相同的波,例如:两个波源均用红色激光光源,让它们同时照射到某个区域,该区域有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吗?为什么?没有,由于光波很短,任何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相叠加均不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有利用特殊的方法从同一光波分离出两列光波,才能保证两列波的振动是完全相同的,才能发生干涉现象.目前我们课本中介绍的相干光源有几种?两种.一是双缝干涉;一是薄膜干涉.这两种均是利用“分光”的方法而获得的相干波源.好,我们先来复习双缝干涉的有关问题,双缝干涉实验是怎样获得相干波源的?让一束单色光(例如红光)投到一个有孔的屏上,如图 4-3-1 所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点光源”.光从小孔出来后,就射到第二个屏的两个小孔上,这两个小孔离得很近,约为 0.1mm,而且与前有关小孔的距离相等,这样在任何时刻从前一个小孔发出的光波都会同时传到这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那么,明暗相间的条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对照机械波的情况,如果两列波在相叠加的区域传播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倍时,该区域的振动就加强,如果两列波在叠加区域传播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区域的振动就减弱.如图 4-3-2,甲图中 P 点在 S1S2 的中垂线上,所以,两列波的路程差△s=0.所以,振动被加强,为明条纹.乙图中,在 P 点上方的 P1 点,屏上与狭缝 S1、S2 的路程差△s=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