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中国地理总论【知识网络】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简称、行政中心,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和增长特征,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计划生育的成就;中国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中国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及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流域、外流区、内流区、水系、分水岭等概念;我国外、内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的淡水湖泊和咸水湖泊;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合理利用,水能资源的开发;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开发和保护;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在南水北调中的作用;比较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主要的支流、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主要的水利枢纽,理解“黄金水道”及“地上河”的含义;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和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商品性生产基地;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特点;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线路;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主要的商业中心及其分布;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掌握我国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中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我国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与变化。【考点透视】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南北跨纬度近 50 度,东西跨经度约 62 度。我国陆地面积 960 万 km2居世界第三位,领土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0N 多);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0N 附近);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0E 多);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上(730E 附近)。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 18000Km,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等 5000 多个岛屿。我国陆上邻国有 15 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