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知识网络】1.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4.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考点透视】 一、气候资源1.气候资源的特点:气候资源是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光照)、热量(温度)、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相同点:①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②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投入。不同点:①普遍存在性:地区分布只是数量和结构的差异;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②数值特征(数值性):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应充分利用。③变率较大(变率性):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开发利用要因时制宜。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1)气候资源与农业的关系: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2)气候资源与建筑:一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资源,如光照、温度、风等。 (3)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方位与子午线成 30~60 度夹角能保证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 (4)风与城市规划: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处或季风区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即风频较大的风向的下风向)。 (5)气候资源与交通:海陆空交通运输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公路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沿线的暴雨及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梁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当地暴雨强度。机场应布局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二、自然灾害及其防治1.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夏秋季节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 3~5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7~8 月冬半年,春秋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