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和要点提示

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和要点提示 _第1页
1/8
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和要点提示 _第2页
2/8
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和要点提示 _第3页
3/8
6.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学科网A. 1:4 B.1:5 C. 2:3 D.2:5学科网答案:A。解析:锌与稀硝酸的反应中,硝酸的作用有两点:酸性作用和氧化性作用,起酸性作用的硝酸以Zn(NO3)2形式存在,该部分硝酸没有被还原;起氧化性作用的硝酸被还原,以还原产物 N2O 的形式存在,锌的失电子数等于硝酸的得电子数,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2Zn+5HNO3 →2Zn(NO3)2+N2O, 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1:4 。 要点:氧化性酸的酸性和氧化性、还原性酸的酸性和还原性是氧化还原反应常考的知识点。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学科网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学科网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学科网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学科网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溶液和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A 错误。大分子胶体中的胶粒不带电(例如淀粉胶体)通上直流电也不会发生电泳现象;某些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向阴极定向移动,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碘化银胶体中的胶粒是带负电的,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向阳极定向移动,阳极附近黄色加深,阴极附近颜色变浅;溶液中的溶质是电解质的通电时溶质的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溶液中的溶质是非电解质蔗糖,通电时溶质的粒子不会向两极移动;B 错。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无规律,C 错。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100nm 之间,对光有散射,具有丁达尔现象,D 对。要点 1:分类:溶液有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之分;胶体有分子胶体和粒子胶体之别。要点 2:净化:悬浊液过滤得到溶液,乳浊液分液得到溶液,相互混溶的液体分离是蒸馏,胶体的净化操作是渗析。要点 3:现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少量盐酸,产生沉淀,滴入过量盐酸,沉淀溶解;向硅胶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向硝酸银或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氨水产生沉淀,滴入过量的氨水沉淀溶解。要点 4:转化: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继续加热得到氢氧化铁悬浊液。学学学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和要点提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