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专题复习(二) 唯物辩证法部分【单元特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主要集中在哲学常识第二、三、四课,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世界物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物质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着重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性。它认为:物质以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存在着,世界的多样性使得物质的联系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多样性联系中的基本联系是矛盾的联系。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它们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本专题考点涉及面比较广,且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不仅辩证法与唯物论是统一的,而且辩证法与唯物论、认识论、人生观紧密结合,在近几年高考中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因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近几年高考和今年社会热点的分析,在 2010 年高考复习中需注意如下知识和问题:1.运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规律的客观性知识分析新的发展观,这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既有可能分析为什么要坚持新的发展观,也可能分析这种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又有可能回答按照新的发展观我们应该如何做,还有可能通过一些具体做法(包括中央或地方),让学生分析是如何坚持新的发展观的,它有什么哲学启示等。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当前互联网扫黄专项斗争的社会意义;分析“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3.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及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重大意义。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正确性。5.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道理,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形势、网络发展的利与弊。6.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7.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过程中一定要将中央政策、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