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特征】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生产”,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的作用、生产的制度保证、企业经营、劳动光荣与就业、金融投资等。就全书逻辑体系而言,本单元在全书“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中,居于第二个五一节。它承接第一单元“消费”的主题,从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入手,开始阐述各项内容。其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成为下面两单元的制度基础了。因此,本单元承上启下,逻辑地位非常重要。从知识体系而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环节,是经济理论研究最主要的内容。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企业经营、劳动、就业、金融等知识,也是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的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本单元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积极投资、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增强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以及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知识网络】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扫描】用心 爱心 专心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再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2、社会再生产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贯穿整个经济生活,是理解和从体系上把握经济生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理解生产和消费必需的。 (1)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3)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公有制为主体 (1)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混合,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