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指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三篇 辅导练习有关知识和能力规定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二、简答题(1) 岗位分析为企业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 岗位分析为员工考核、晋升提供了根据。(3) 岗位分析成为企业改善岗位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 岗位分析是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5) 岗位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环节。因此,可以说,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前提条件。2.答: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虽然都属于改善岗位设计的重要措施,但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工作扩大化是通过增长任务、扩大岗位任务构造,使完毕任务的形式、手段发生变更;而工作丰富化是为员工提供获得身心发展和趋向成熟的机会,充实工作内容,增进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毕,增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渐提高、全面发展。3。 答: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准备阶段,重要处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的、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实状况进行初步理解,掌握多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 设计岗位的调查方案.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阐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措施。(3)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阐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渐完毕。(5)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详细的实行环节和调查措施。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获得岗位调查的经验。4.:(1)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原则;(2)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重要根据;(4) 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5.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为根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省为目的;(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5)要发明一种贯彻执行定员原则的良好环境;(6)定员原则应适时修订。三、计算题1.解:2。解(1)根据十天内的就诊记录数据,可求得每天的就诊人数的均值和原则差如下:123(人次)﹦8。47≈8(人次)且已知保证 95%可靠性前提下, ﹦1.6因此,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数的上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