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资料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互相关系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相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的来源:生物来源说,心理来源说,劳动来源说 教育的生物来源说和心理来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故意识的活动5、教育来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感人类教育来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另一方面,教育也来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来源首先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寻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首先,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来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 (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 (2)教育的原始性 (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尤其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藐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11、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 (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 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停出现新的特征: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