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高中语文学习助手(ID:gzywxxzs)和作文选刊(ID:zwxk66)联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请勿商用!《大卫•科波菲尔》教案教学意图:《大卫•科波菲尔》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这么伟大的一部作品,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内容、思想倾向以及写作背景、社会背景。教学设计:1 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作品简介、精彩片段欣赏、最喜欢或最讨厌的人物形象。2 课堂上由学生介绍作业成果。3 选择一个精彩片段,让学生写一段赏析文字。教学重点、难点:1 体会《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2 了解狄更斯艺术上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梳理探究、延伸拓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二、背景介绍作者简介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 19 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 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 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 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 14 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著名的作品有《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代》(1854)、《双城记》(1859)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狄更斯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作品简介本书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 1849 至 1850 年间,分 20 个部分逐月发表。《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