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文明和谐诗城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和谐”成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社会主调。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志愿服务事业就是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行为唤醒公民的社会责任,以社会议题呼吁对公共事务的全社会参与,以组织运作来补足政府的服务机能,以率先行动对心灵教化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的社会性行为,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始终把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通过观念的创新和弘扬、多领域的实践运作、组织模式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来促进志愿者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发展,并已通过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大批荣誉在内的累累硕果得以体现,走出了一条以志愿服务推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我市的志愿者活动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团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活动,1995 年 9 月,马鞍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6 年,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万名志愿者为省八运会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又推向了新的高潮。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紧紧围绕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表彰激励先进典型,营造了全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公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了党委政府组织引导、各行各业自发组织、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新格局。截至到目前,全市已经形成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四大服务主体,建立起“五纵十六横”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五纵”即市一级成立志愿者协会,县区成立分会,大企业大单位组建服务总队,街道乡镇建立服务中心,社区和行政村设立服务站;“十六横”包括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以及环保、科普、文化、法律、卫生等 16 支志愿者队伍)。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建立起了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