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胃缓,指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常见于西医胃下垂症。有关胃缓的记载最早来源于《灵枢•本藏》,即“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实用中医内科学》[1]首次把“胃缓”定为正式病名,并归入脾胃病证类。本指南提出了胃缓(胃下垂)的诊断、辨证及治疗建议,主要适用人群是由胃下垂所致的胃缓成人患者,即对于符合西医学“胃下垂”诊断但不符合中医学“胃缓”病名诊断的患者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本指南主要根据我国胃缓(胃下垂)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的经验制定,目的是对中医学治疗胃缓的方法与措施加以总结并进行合理评价,以期为胃缓(胃下垂)的中医药诊疗提供循证医学的建议,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为国内外具有中医学执业资格的医生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社会医疗决策者及患者提供有益参考。1.1 证据检索古代文献:手工检索中医医籍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脾胃论》《儒门事亲》《丹溪心法》《临证指南医案》《名医杂著》《张氏医通》《景岳全书》《笔花医镜》《类证治裁》《证治汇补》《类证活人书》,查询有关“胃下垂/胃缓”的描述。现代文献:以“胃下垂”“胃缓”“胃下”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以“Gastroptosis”“Ventroptosia”为关键词,检索 PubMed、SCI、Science、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17 年 5 月 5 日。•1.2 证据筛选•1.2.1 文献初筛文献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中医药关于胃下垂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调护的文献;病例数在 20 例以上。名老中医关于胃下垂的经验。文献排除标准: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明确;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采用中西医结合干预;明显与所要形成的指南不相关的文献或重复文献。其中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1.2.2 文献复筛经过初步筛选后,选择治疗性文献,再次进行筛选。排除自拟方文献及外治法中非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1.3 证据评价对所纳入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