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柱式在近现代建筑的应用 一、古典柱式概述 古典柱式的历史轴相对比较长,传播领域比较广,是一种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艺术史学讨论遗产。西方古典建筑造型中最为常见的柱式以古希腊三柱式和古罗马五柱式为主,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是典型的古希腊柱式。古罗马时期,因人类需要和技术的进步,在原有古希腊三大柱式上又衍生了古罗马五柱式,也可以称之为古希腊三柱式的传承进展。本文将重点围绕古希腊三大经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和保护修复进行论述。 二、古典柱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古典柱式的发明和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在西方建筑文化中具有最杰出成就之一的称号,同时也成为了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的一种典范。西方古典柱式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以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开始被广泛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深受建筑领域学者们的喜爱,这一点从我国近现代建筑设计中不难看出。外滩 7号于 1908 年建成,原为旗昌银行,后成为电报大楼,再是新通商银行大楼,现为泰国盘谷银行。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整座建筑的外立面装饰特别讲究,整个立面看似 5 层的砖石结构,实际是 3 层。建筑的每一层都使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有的起到的功能是承重,而有的则是为了装饰。在底层正大门处可以看到两根有别于其他柱式的粗壮柱子,其主要功能为支撑整栋建筑,这种柱子叫多立克柱子。建筑第三、四层出现了双壁柱和单壁柱,这种柱式被称为爱奥尼亚柱式。整栋建筑的立面表达十分精彩,不仅具有立体感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的和谐统一、庄重、对称,使得整栋建筑艺术气息浓厚。外滩 9 号于 1846 年建成,原为旗昌洋行大楼,后成为招商局大楼。从图 2 中可以看出整栋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外型是仿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主体中主要应用古典柱式的为第二层和第三层,窗户所使用的材质是木质的,呈拱形,每间都有一个内阳台,均由古典式柱子作为承重结构。从图 2 中可以看出,建筑第三层主要使用了 10 根立柱,细看能够发现它们都是科林斯式的柱子,其中 8 根为双立柱,2 根为单立柱。外滩 12 号于 1923 年建成,建筑功能从一开始的汇丰银行大楼,变成市府大楼,再到现在的上海浦东进展银行。在风格上是一栋以仿古典主义风格为主的矩形大楼。从图 3 中不难看出,整栋建筑主体部分高为 5 层,中央部分高为 7 层,外立面使用的是横纵三段式仿古典砖石的结构。第二层到第四层分别贯穿了 6 根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