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神圣”──我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篇著名演说。一看课文题目,我就心生疑问:为什么用神圣一词来形容土地?我们常用肥沃、富饶、漂亮、辽阔、贫瘠、荒凉等词来形容土地,却很少用神圣这个词。打开词典,神圣的含义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不可亵渎的。词条解不开我的疑惑,倒是例句引起我的兴趣:南海诸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难道这片土地 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课文。课文的开头写道: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顺理成章,下文是对神圣的具体描述。老师假如在课堂上提问:这片土地的神圣体现在哪里?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在下文寻找答案: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样的描述,凭我的教学经验,我信任学生更容易读出的是漂亮二字,对神圣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如何让学生体会神圣?当我潜心默读,圣洁这两个字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楚:神圣而纯洁。是啊,西雅图极力描绘的美景,都是纯洁的,原始的,天然的,没有人工的痕迹,没有人为的破坏。而正是因为在印第安人的心中,土地是神圣的,所以他们敬畏自然,和大地上的万物和谐相处,视植物为姐妹,视动物为兄弟,以主人的身份去守卫自己的家园!在这里,西雅图用大量事实告诉人们: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西雅图在文章第二部分要求白人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定要善待这片土地。文中反复出现假如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一咏三叹,感情强烈。刚刚解开的问号又如影随形:既然在印第安人心中,土地是如此的神圣,那为什么要放弃,要转让?既然要放弃,要转让,又何必声声嘱咐?我们和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不禁痛恨起自己的无知来,还好,电脑近在咫尺。网络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这片土地是印第安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他们部落的领地。白人入侵,使印第安人逐步失去自己的领土。1851年,美国政府又以金钱购买为由,要印第安人放弃这片土地。身为酋长的西雅图已无力拒绝,只能再三嘱咐你们:土地是神圣的,善待土地上的万物。再读课文,我分明读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