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中梅玖、荀玫的人物形象介绍名著 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中梅玖、荀玫的人物形象介绍 儒林外史梅玖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 在《儒林外史》里,梅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这个小人物却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某些人的祖师爷。 梅玖年纪轻轻便进了学成了秀才,这在薛家集可是个了不起的事件,有读者形象地称他为集上的“首席学者”。年轻就是财宝,保不准数年后金榜题名,也能弄个知县老爷当当。所以,村里人对梅三相便额外多了一份敬意,宴请新聘的塾师周进,梅玖便是当然的陪客;而梅玖当然也自我感觉“非常之好”,因为又有了一次炫耀自己“新方巾”的绝好的机会。 少年得志,张狂个一时片刻,本无可厚非;但有些人非要把自己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尴尬甚至痛苦之上,这就不是性格问题而是品行有亏了。可惜的是,“首席学者”梅玖就是这样的新锐。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面对“在庠的梅相公”,表现得很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严格遵守着社会定下的等级制度。而梅玖呢,竟然没有给周进以丝毫的同情,更不用说对一个老人起码儿的尊敬。尽管他说“今日不同”,但紧接着就搬出“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出友序齿”的“学校规矩”,然后又“即兴创作”恶作剧地编了一首“宝塔诗”,用反挑的方式讽刺周进还不是秀才;最后又貌似恭维实则挖苦地预言周进今秋就会进学。矜持、傲慢、讽刺、挖苦,语言之犀利、态度之刻薄,如把把尖刀戳在了周进的心上。 图片 对梅玖的言行,席上的其他人没有谁认为不妥,周进尽管“脸上羞的红一块,白一块”却无力反驳或反击,只得“承谢众人”喝下这杯苦涩的酒。 一个取得最低功名的“老友”秀才,就可以把“小友”——且年过六十,从年龄上可以作他爷爷的周进踩在脚下,任意羞辱。这是多么残忍的制度!读书人应该是知书达礼的,应该是温文尔雅的,可为什么刚刚踏上仕途经济的半个台阶就让身上流淌的人性的血液流失殆尽了呢? 假如梅玖只是个案,我们还可以为这样的制度辩解;而现实却是,一旦登阶便为“非人”竟很不幸地成为一种较为普遍、较为“正常”的现象。王惠,在周进面前飞扬跋扈,借评论梅玖的梦自吹自擂,夸耀自己的举人身份;范进,中举后母亲去世,不遵丁忧之制外出秋风;荀玫,为了做官竟想瞒报父亲病故的消息;匡超人,为了找个官场的靠山,做了陈世美而了无歉疚之心…… 时至今日,梅玖的阴魂在某些人的大脑里仍旧扎着根发着芽,有些人爬上了某个位子后便忘乎所以,目中无人,对属下吆五喝六,全无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