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长在治校中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校长是管理者,但不仅仅在于如何去“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层次去“影响人”。校长的职责应定位在“引领”和“倡导”上,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教职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快乐工作;并“倡导”教职工科学工作、用脑工作、有效工作,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团队,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那么,校长在治校中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呢?作为校长,应该积极地探索、实践和追求。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校长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凝聚,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位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说,能否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是一个校长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缺乏理论指导的学校管理,其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盲目的实践,严重一点说也可能是危险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职务不仅仅是行政职位,更是一种学术地位。校长应有一种学者风范,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要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2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需要。用法纪规范学校,首先校长必须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特别是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办学负有法律责任。同时办学是法律赋予校长的职责,由此可见,校长行使办学权力时应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必须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用法纪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校长高超领导艺术的职责。对一所学校来说,除有了一套好的章制外,还需要狠抓章制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