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建立内部人才市场机制浅析一、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的定义及意义人才市场化机制包括建立外部人才市场化机制和内部人才市场化机制两个层面。目前,国有企业仍比较注重外部人才市场中的招聘工作,特别是对企业缺少的关键人才、复合型人才,都期望通过短期从外部人才市场进行招聘补充。但外部招聘的员工存在企业文化认同不足、认同感较低等问题,如人员的稳定性较低,也不利于内部员工的成长。内部人才市场化机制是指企业内部从事劳动要素交换的场所,对人才供求信息进行编写、发布和咨询服务,并对人才进行测评、推举和招聘等相关管理,是一种对供求双方的引导,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机制。内部人才市场是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的雇佣制度,具有长期雇佣、内部晋升、薪酬后置的特点,这也适用于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中,腾讯的“内部活水计划”、华为的“内部人才市场机制”都对内部人才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立内部有序流动的人才市场,拓宽人才流通渠道,要根据市场在人才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推动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制造能力,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各得其所,对国有企业培育忠诚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二、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内部人才沟通和配置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1.内部沟通通道不畅通一方面,各单位信息不对称,各自为政,对其他单位人才情况知之甚少,导致在其他单位人员结构性冗余而本单位结构性缺员时,直接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补充,缺少从内部人员调配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职工缺乏需求端的岗位信息,对各单位内部人才需求信息不了解、不掌握,导致有内部沟通意向的员工无法有效沟通,甚至最终离职。2.本位主义较重,有潜力的优秀员工沟通少国有企业下属各单位都希望留住内部优秀人才,一般不会主动推动优秀人才流动。一旦接到沟通指令时,又想把一般性的或低素养的人员沟通到别的企业。没有形成“人才沟通-能力提升-制造价值-选拔激励”的正向循环,导致员工沟通意愿、单位间沟通意愿均降低,人才沟通激发价值制造的目的未达到。3.沟通的人才不均衡目前,人才沟通主要围绕一般人员,而中高级层次的人才能部沟通较少,存在人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不少单位主要领域业务人才多、其他新业务领域人才少,但面对企业高质量进展和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自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