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探析 [摘要]为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和供水品质,分析商州区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采纳水资源平衡法对区域水源条件和水资源供应量、需求量进行探讨。根据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模式,对全区供水布局进行规划,提出供水短板补充完善措施,可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奠定基础和样本借鉴。 [关键词]城乡供水;水资源平衡法;水源;需水量;商州 近年来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饮水工程巩固提升后,商州区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但相应配套设施和智能化供水管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饮水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建设成为当前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首要问题,需进行探讨。 1 概况 商州区共辖 18 个镇办,246 个行政村,共有供水点 1456 个,涉及人口 40 万余人。商州区是一个中、低山为主体的土石山区,总面积 2672km2。境内有中小河流 2032 条,河网密度为 0.69km/km2~1.28km/km2,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商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40mm,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水土组合极不平衡。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河流水库泥沙问题突出,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可利用量少,开发潜力小。 2 城乡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十年,商州区农村供水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全区农村供水运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及短板弱项。2.1蓄水设施相对偏少,供水能力不足。受地形地貌、自然地理等条件限制,商州区丹江流域尚无大型水利工程。目前除了二龙山水库、南秦水库具有调节能力外,其他蓄水设施均是无控制性工程,径流调节能力低,水资源利用率低。而现有供水设施严重不足,年供水能力偏低,供水保证率不稳定。2.2 损耗较大,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一方面,工程点多面广,难于管护;另一方面,各供水点规模较小,供水设施落后,输水损耗较为严重,季节性缺水问题较为明显。加之群众节水意识缺乏,水费收缴难度大,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影响了工程的可持续利用。2.3 配套设施不完善,城乡供水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截止 2024 年,商州区共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 1456 处,但由于资金不足和供水管网布局不完善,使得 120 个村供水能力不足,供水保障率低,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和解决完善。2.4 水质保障有待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商洛中心城市的快速进展,商州区地表水已受到相当程度的污染,丹江和南秦河城区段的地表水水质类别部分超标,农村供水水质检测机制不完善,消毒设施还没有完全覆盖。 3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