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调研报告城市供水调研报告 1 江北水厂生产能力经扩建改造后虽已达到 5 万 m3/d,但管网建设未能同步进行。由于原管网建设缺乏统 一、科学、严密规划,现有 118km 的管网多是逐年小步走“见效快”形成的小口径管网,且大部分呈树枝状分布。近年供水量一增大,瓶颈问题就显现出来。尽管出厂水压力为0.45mpa,但至管网末端已锐减至 0.150.2mpa,甚至更低。这主要表现在管网末端的南坝片区、后河桥片区、高位区龙泉片区和回风片区。 3、高位调节水池损坏,直接影响压力调控。 xxxxx 供水区域多分布在离水厂较远的中下游地段,为使出厂水输水干管较均匀地向城内输水,在靠近江北水厂的白云台建有砖砌结构的高位调节水池两个,总容积 3500 m3,除调蓄水量外,主要功能是起稳压作用。由于北二环开发建设,水池周围山体截脚和放炮施工作业等影响,致使 1 号水池(20xx m3,)已开裂无法修复,仅剩 2 号水池在低水位状态下维持工作,使之调蓄和稳压作用大大减弱。管网水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增加,高峰供水时压力波动尤为突出。目前城区不仅出现高地段、高区位、高楼层欠压缺水,甚至出现了低区供水压力不够现象,如南坝片区、北门片区和后河小区。 4、新建住宅小区供水后遗症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xxxxx 旧城改造,新区开发,xxxxx 各处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一片片居民小区商品住宅群,大多数是 712 层的小高层建筑。但供水水压问题从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从设计、施工到建成交付使用,均无楼院供水加压设施。靠城市供水管网压力是否能直供到顶,开发商似乎从未怀疑过。而实际上,小区室内室外给水系统不完善,供水设施不配套,交房后供水问题层出不穷,高层位住户反映热水器打不开,厕所排便冲不走的欠压问题严重存在,物业管理跟不上,水一通,供用水双方矛盾加剧。 5、一户一表供水方式改变后,所需服务水头增大。 实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以后,多采纳首层集中分户,各户分设单根小口径(dn 20)主管入户的供水方式,较之以往每户有多根大口径(dn40 或 dn50 )主管分别进入厨、厕、卫的供水方式,管径变小,管线增长,阀门和附件增多,使管道阻力损失成倍增加,对配水管网上的用户接管点处的服务水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法律规范》中所提到的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 28m 的要求,相当于将水送至 6 层建筑物所需的最小水头,而实际上六层住宅“一户一表”所需水头往往要大得多,因此,分户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