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肉羊养殖八注意 夏季肉羊养殖八注意 夏季饲草丰富,正是肉羊放牧长膘的大好时机。但夏季天气炎热,极易造成肉羊中暑或引起其他疾病。因此,养殖户要因地制宜,科学放养,以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 一、给羊驱虫药浴。成羊和产后母羊,在 5 月中旬之前可用新型驱虫药阿福丁(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用药量为:50 公斤体重用虫克星 5 克,混匀在饲料中饲喂。隔 7~10 天后重复给药 1 次。春季生产的羔羊,在肝片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可用硝氮粉等药物,按药用说明进行驱虫。 二、注意羊舍改建。应选择在无遮挡的高爽地带修建羊舍,保持舍内通风,便于清理粪便。羊舍高度应保持在 2 米左右,达到防水、通风、隔热。门口要有一定的坡度,但要平整,以便羊进出时蹄底平实。 三、科学放牧。夏季天气炎热,上午放牧应早出早归,一般露水刚干即可出牧。中午 11 时至下午 3 时让羊在圈内休息吃草料,可在下午 5 时收牧。热天要选择在林荫地放牧,以防中暑。 五、防止风雨袭击。夏季雷阵雨较多,羊群一旦遭到袭击很容易感冒、掉膘,因此夏天放牧应尽量避开风雨天。多雷多雨天气放牧时,可自带能容纳羊群的大块纤维布,四角扣牢在大树根上,中间用较粗的木棍顶起,这样可让羊临时避雨。另外,切忌电闪雷鸣时在陡坡放牧,以防羊受惊摔伤。 六、注意散热凉体。夏季羊很容易上火发病,为保证羊体健康,每天给羊体散热十分重要。羊经过长时间放牧,往往会造成疲劳闷热,这样很容易得病。中午放牧羊群不要急于赶入羊圈,可直接让羊在树荫下乘凉休息、饮水。晚上放牧后,可待羊凉爽一段时间后再入圈舍。每次出牧和收牧时,不要急于赶羊,应让羊缓慢行走、活动、凉体散热。 七、搞好环境卫生。夏季高温多湿,羊放牧归来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 境卫生、通风和防潮,保持羊舍清洁干爽。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应常常保持洁净。羊舍、运动场要常常打扫,并定期消毒。 八、防治疾病。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注射时要严肃仔细,逐只清点,做好查漏补注工作。放牧时要随时注意羊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要特别注意羔羊的疾病防治。一般羔羊出生后 36 小时内应喂土霉素 10 毫克,每天 2 次,连喂 3 天,这样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具体可做好以下几点:1.及时注射羊痘和四联疫苗(炭疽、快疫、羊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