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数学游戏(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结合“数”介绍自己的幼儿园、生活或者兴趣爱好等,能准确描述自己曾经玩过的玩具和数学游戏。2.借助积木开展小组拼搭比拼游戏,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在分享与数相关的活动中,培养数学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借助游戏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能准确用“数”介绍自己和幼儿园的相关信息。【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游戏较多,并且对生活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渴望了解世界奥秘的思维,在幼儿园阶段,小朋友经常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因此大多数学生可以快速的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以逐步适应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在游戏活动的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一引“探究”1.师生相互问好。2.导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大家走进小学校园。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任务一:介绍我和我的幼儿园【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用数字介绍我和我的幼儿园,提高数学兴趣和数学意思。】1.问题一:你能用“数”介绍你自己吗?学生交流。2.问题二:你能用“数”介绍你们幼儿园吗?学生交流3.问题三:你在幼儿园里玩过哪些形状的玩具?学生交流4.问题四:你你最喜欢的数学游戏是什么?说一说,玩一玩。学生交流任务二:数数比比【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初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与少的含义。】1.游戏一:报数拿球。要求:拿对一次得一颗比比谁得到的多。2.游戏二:报数画图。要求:一位同学说一个数,小组其他成员用不同方式画出相同的图形。3.游戏三:你会数出10个花片,摆成不同的样子吗?要求:数出10个小花片,摆成不同的图案。3.游戏四:先画一画,再和老师手上的比一比。要求:画绿花,要比红花多。任务三:搭搭拼拼【设计意图:通过拼搭游戏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1.活动一:下面的车是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搭成的?看一看,搭一搭。交流:你搭的车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各用了多少块?2.活动二:你还想搭出什么?先想一想,再搭一搭。交流:你搭出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各用了多少块?3.活动三:下面的图画漂亮吗?选择其中一幅,用彩纸拼一拼。4.活动四:你还想拼出什么?先想一想,再拼一拼。交流:说说拼了什么?是怎样拼的?三、总结评价一拓“延伸”1.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数学游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不足之处:刚开始同学还不太熟悉,配合不太协调,过一会就能活动到一起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数学游戏(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围“草地”活动,初步感知面的含义,初步理解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最短。2.通过“理物品”活动,建立分类意识,培养分类能力和整理能力。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教学重点】能按要求围出“草地”,会分类整理。【教学难点】初步理解面的大小。【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相互了解,在学习游戏中能够相互配合,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一引“探究”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在游戏中大家玩得很开心,同时知道了数的存在,拼搭出很多漂亮的图案。2.这节课我们继续做数学游戏。(板书课题)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任务一:围“草地”。【设计意图:任务引领,通过围“草地”活动,建立面的意思。】1.活动1:小清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一块“草地”,你能围出比这块更大的“草地”吗?学生汇报成果。2.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围出一块“草地”,另一人围出一块更大的“草地”。3.活动3:在草地上修一条公路,把两座小房子连起来,可以怎样修?学生交流:我这样修。我修一条直路。3.比一比谁修的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