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本土广告公司生存、发展之道(上篇) (更新日期: 2000-4-7 0:22:40) 大家上去了,我们下来了,我自已不得其解——张小平、黑马广告 广告协会有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州的营业额比我们本国广告公司的要大,但是,我们本国广告公司的数目却比外资广告公司多不知多少倍。 外资广告公司司大约是在 1995 年进入本土的,但 1996、1997 年他们就走红了,在广告市场上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不知是外资公司船坚炮利?还是我们本地公司刀钝枪短?但外资广告公司在进行本土化人才改造时,挖的都是在我们手下成长起来的人才。 另外,从市场份额上看,海外企业找广告代理商,基本上找的都是外资广告公司,就连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内企业也多愿意找外资广告公司做代理商,这是一个很痛苦的现实,我们黑马广告公司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比如与外资广告公司建立策略联盟的伙伴关系,长短互补,希望能走出一个新的发展之路。 洗脑,我们走进管理时代——何卫平、致诚广告 最近我在中山大学参加了一个 MBA 换心课程的培训,算是洗了洗脑吧。我发现广告公司的老板式管理、家长式运作确实不行了。 首先,本国广告公司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要建立专业发展方向,或房地产、或食品饮料、或媒体投放,要建立国际标准的规范运作。然而最重要的是广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直接关系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 广告公司是“食脑业”,人的管理如果做得不好,这个团队就没有力量,就没有凝聚力。人心涣散,人员频繁流动,就会形成低产业质量下的高人力成本。我们致诚广告已正式引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中,激励起一种有致诚广告特色的向心力。 最后,我想说我们在座的老板多不是管理出身的,不是职业经理人,当前的许多问题说明,广告业需要接受 MBA,广告业需要职业经理人,21 世纪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历史推着我们走进一个必须引进管理的新时代。 中国广告人,真是好幸福——何旭凌、蓝色创意广告 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街头广告的优秀与精美,让人感觉件件都能获奖,相比我们国内广告的幼稚与生硬,真是有天壤之别。反过来,我想到了一个生存的难易问题,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中国广告人,真是很幸运,真是很幸福。 应该感谢中国广告市场给了我们一个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如果是在美国找到一个自我生存空间实在是太困难了,但随着 WTO 的加入,这种好日子不会太长久。我们为了提高自我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