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1 世纪头 20 年,是我州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也是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凉山新时期交通发展的特点,编制《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本规划统筹协调全州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及管道运输发展,促进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最大效率,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将交通建设纳入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长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新时期交通发展提供规划、指明方向,对于我州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自然条件及行政区划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东经 100°3′~103°52′,北纬26°3′~29°27′,横断山脉中段东缘,属川南山地,境域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接壤;南及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东与云南省昭通地区一江之隔;东北部与四川乐山、宜宾为邻;东西宽 360 公里,南北长 370 公里,幅员面积 6 万多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2005 年末总人口 428.56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 207.95 万元,占总人口的48.5%,彝族人口为 192.57 万人,占总人口的 44.9%。凉山彝族自治州辖 16 个县、1 个市,有 612 个乡镇、3733 个行政村。凉山区域地质概况:凉山州境大地构造位于中国东部稳定区和西部活动区的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根据《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命名原则,以金河(木里县)—程海(云南省)深断裂为界,以东地区为杨子准地台,以西地区则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按结晶基底地层、褶皱基底地层和盖层地层,明显分为三大部分;境内断裂发育,切割岩圈的深断裂有小金河深断裂带、金河~箐河深断裂带、磨盘山深断裂带、安宁河深断裂带、小江深断裂带、菜园子~麻塘深断裂带和甘孜—理塘深断裂带;切穿盖层的大断裂有德干大断裂、则木河大断裂、安宁河大断裂、黑水河大断裂、汉源—甘洛大断裂、峨边—金阳大断裂。气候:全州平均降雨量在 1000~2000 毫米,降水高度集中于 5~10 月,平均日照为1800~2600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