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督查自查报告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定选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区《静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规划》等六个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仔细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作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进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信息化教育是推动素养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网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动学校全体老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育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究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育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在区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我们学校现有 2 间计算机房,面积为90 平方米,共有计算机 178 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实际使用学生机 88 台,老师计算机 30 台,生机和师机比例分别为 6:1、2:1。我们学校为了方便老师和学生教学用书和学习用书,打破借阅的常规,我们学校还在总部新建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学校为上校本课程的老师人人配备了一个 64MB 的闪存盘,方便老师们储存网上下载的资源,制作课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今年一年级二期课改全面推广,学校又为一年级每位语、数老师购买了教学软件,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近年来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达上万元(初步统计)。学校拓宽校园网的节点分布,使办公室电脑也能作到联网。我们建立新江宁小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法律规范》、《教学资源建设人员职责及评比办法》、《网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法律规范》、《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电教设施管理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