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资料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资料_第1页
1/10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资料_第2页
2/10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资料_第3页
3/10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一)1、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逐步产生和发展,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市民与农民关系,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因为在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工商业是补充,并由农业决定的;乡村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是政治和军事和商业中心且数量很少;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部分,官僚、土绅、手工业者、商人等人口数量很少。2、工业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演变的历史轨迹我国从建国以来,随着“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不断演变,“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3、新中国建立以来,各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①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末——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② 20 世纪 80 年代——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③ 20 世纪 90 年代——满足温饱的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改善生活需要与过低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矛盾。④ 进入新世纪以来——富足以来的农民群众日益扩张的全面发展需要与滞后的农村公共服务和不均的农民发展机会的矛盾。4、“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5、造成农民素质不适应的原因① 工业化提升、城市化提速的趋势,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②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③ 促进社会结构优化的要求,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④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6、农民收入难增的问题更加突出,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② 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农产品需求增长困难③ 农村贫困状况发生很大变化,贫困农民脱贫难度加大7、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政府主导下,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筹划,建立以公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三农”领域,形成城乡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社会。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