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八、•前言自然地理是地理科学系地理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施自然地理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巩固、增加自然地理知识,印证课堂、书本理论,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技能和野外调查研究方法,而且为今后地理教学、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环境调研等积累深厚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基础。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一般方法一、目的要求1.建立认识、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一般思路2.初步掌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类型判断的方法3.初步掌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的观察调查方法4.能够对观察到的地理事物进行成因分析5.学会运用和绘制有关地理图表6.写出有一定见地的实习报告二、基本内容、方式与阶段(一)基本内容本实习对应的课程为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以各部门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的调查、自然地理综合现象的考察、各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为主要内容。(二)主要方式集中时段,长途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自然地理相关课程基本完成以后,约两周时间。主要方式有两种:基地模式:即选择自然地理现象比较典型、研究比较深入、资料比较齐全的地区。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年复一年安排学生在此实习。在基地中,选择成熟的线路和典型剖面进行比较细致的考察分析。点线模式: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经十多年的摸索、试验,在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中,已形成了一整套点、线、面相结合,沿途考察地理环境的实习模式。即:根据自然地理教学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安排设计野外实践教学。根据需要与可能,安排实习区域,进一步选择高效,经济、实用的路线,确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实施具体考察。同时沿途考察地理环境,随时随地开展教学。野外实习的区域、实习路线、考察点不是长期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情况变化和课程需要加以选择设计。实施全过程野外教学:收集资料、课堂简介实习区与实习内容、沿途讲解介绍、途中地理现象(随时停车)的考察分析、实习区域专题自然地理要素的考察调研、定点自然地理要素考察分析、室内资料整理、撰写野外实习报告。其实习点、线的选择原则:1.以南京为中心,400 千米左右为半径的实习区域范围。两周的实习日程。2.以校车为交通工具,根据实习内容确定一线多点。一般不选回头路。3.实习区域和考察点的选择一般应有:一条河流及两岸:流水地貌;一个溶洞:喀斯特地貌;一个水库或湖泊: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