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老师教育行为失控的现状讨论 半年来,我对本地区幼儿园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教育行为进行观察、了解。采纳了观察法和自由式的访谈法。观察方法是分别对六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随机观察;并对其中一所幼儿园五个班进行半日活动观察。访谈法侧重了解老师对教育行为失控的理解和认识。 我发现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以下教育行为失控现象。第一,老师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表现,往往过多呵斥、惩处,这不利于幼儿对错误的认识,同时会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造成不利影响。第二,老师往往由对幼儿的印象、喜爱程度来决定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易使老师喜爱的幼儿形成骄纵的个性,老师头疼的幼儿出现沉默、反常行为,而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第三,老师压制幼儿的个性,人为剥夺幼儿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会使幼儿缺乏制造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老师教育行为失控会给幼儿造成种种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老师应该自省自察,从而转变教育行为。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出现教育行为失控现象,我认为与老师自身素养,幼儿园领导的管理及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有关。对此应从这三方面着手改善老师教育行为。第一,老师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优化自身文化知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及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师自身素养得到提高。第二,幼儿园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为老师制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园里要加强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老师工作考核,促进老师不断自我完善。第三,通过各种途径优化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得到家长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 总之,幼儿园老师教育行为存在的不足之处,必须引起幼儿园领导及老师的重视,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才能改善老师的教育行为,使老师的素养得到提高。 老师行为失控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开展,老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幼儿老师的教育观念已有很大转变;如,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注重个别教育等观念已逐渐为幼儿老师接受、认可和重视。但是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仍存在着老师认识上知道应该怎样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情绪失控,从而导致教育行为失控(教育行为失控是指老师在其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教育行为违反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的现象,这对儿童身心进展、个性形成和老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投下阴影,甚至影响师生互动。为此,我认为必须对老师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