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1 高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的,本篇课文篇幅不算太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学生读过一两篇后,普遍能了解大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以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氛围,如:在读到“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险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我提出问题:此时的情形怎么样?引导学生答出:十分危险。以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围绕这一点我又提出:在这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学生通过沟通,理解伯瑙德母子三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学生深化理解了母子三人在敌人面前的表现,感悟了到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由于课堂前半部教学内容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较多,因此后半部教学有些紧促。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2 今日,我参加了学校青年老师阅读课的赛课活动,我选择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生死攸关的烛光》。由于是临时决定,学生没有预习,我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但是在教学中,我扎实地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和谐活泼。 我以理解词语“生死攸关”入手,直接进入文本,要求学生找到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句子。理解的同时,抛出金属管为什么会在蜡烛里的问题,把烛光和情报联系起来了。通过这个词语的理解孩子们已经能够充分了解烛光的重要,情报的重要。然后,通过小组学习,把握母亲、儿子、女儿怎样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从德军手里巧妙地拿走蜡烛。从母子三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理解当时情况的万分紧急。最后,我们一起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紧迫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加,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展示出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也是一节原生态的教学课,孩子们没有预习,而我的准备时间也只有 20 分钟左右。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欣慰,这节课不但是一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同时也是一节不怕考试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