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也可以这样上教学笔记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也可以这样上教学笔记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看到学生手中拿着鸡蛋,思绪引领我回到那童年。 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节,村里每家每户的大人总要煮好多鸡蛋,左邻右舍的小孩子挨个分。那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现在生活中已不很让人爱的鸡蛋,在那时只有到清明节这一天才能吃个够。大人们分完鸡蛋,剩下的就是我们小孩子的时间和节目:通常要几个人一伙,比一比谁的鸡蛋最硬;赢的往往得意洋洋,而输的也只好自叹不如;现在村中已很难看到这样的场面…… 我正独自想的出神,学生路通神奇地对我说:“老师,给你一样好东西。”说着,递给我一个小布袋子。“我可不能接受你的东西!”我说。“就是几个鸡蛋,并没有别的,我还想和你碰鸡蛋呢?”学生的'一句话触动了我的灵感,为何不组织一个碰鸡蛋竞赛呢?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在心中生成,我兴奋地对路通说:“不光咱俩,咱们组织全班同学参加,你看好不好?”路通连声说好,并大声地告诉了全班所有的同学。全班同学高举起手中的鸡蛋,等我宣布竞赛的规则,下达竞赛的口令。 借蛋——感受真情 张鹏是我们班一名家境贫寒的学生,父亲故去,母亲又常年有病。清明节这天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有母亲煮好的鸡蛋拿到学校来。所以我让妻子多煮几个鸡蛋,准备放学时给他。我注意的看他时,他低下了头;同学们也把目光投向了他。有的学生一看,明白了,忙说:“张鹏没有鸡蛋不要紧,我们一人给他一个,他就是全班最多的。”我正想说什么,同学们就你一个我一个,把自己拿来的鸡蛋送到张鹏的桌上。一会儿,他的桌上就堆了一大堆。我看到了张鹏激动的目光,体验到了同学们之间纯真的感情。我也被感动着…… 画蛋——体验制造 记得小时过清明节,常常在鸡蛋上开一个小孔,用细竹签把蛋青和蛋黄轻轻挖出吃掉后,留下一个空蛋壳,在上面画上画,然后挂起来当装饰品。为何不指导学生在鸡蛋壳上作画呢?当我说出自己的打算时,学生们欣然同意。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由本组五人确定绘画主题,然后在鸡蛋壳上作画…… 不到一刻钟,绘画基本接近尾声,一幅幅蛋画作品展现在眼前,人物、花草、鸟虫样样不缺,自然、社会、和平主题鲜亮。听着同学们的介绍,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童真、童趣与技能。学生们还提议在全校办一个展览,展出自己的蛋画作品,我兴奋地同意了。 碰蛋——营造热情 紧张的碰蛋开始了。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