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安全管理责任书 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积极预防和减少学生的损害事故,特制定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书,明确责任,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一、责任人必须履行的职责: 教育、教学活动: 具体责任人:班主任、科任老师、实验室管理员 1,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按规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2,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 3,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暴、易燃、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的劳动。 4,在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实习、劳动、体育运动等体力活动时,不应当超出学生一般生理承受能力。 5,对不适应某种场合或某种活动的特异体质的学生,老师应当给予必要的照顾。 6,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并将学生安全的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家长。 7,各专用教室的老师应严格执行学校的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8,各实验室管理员定期对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的各种硬件设施如电线、开关、插头等进行安全检查。 9,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老师和实验室管理员必须对学生进行熟悉和遵守实验室制度的教育,在实验时要注意操作法律规范,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指导,以免事故发生。 10,老师和实验室管理员应检查水、电、煤的安全,下班前关闭总开关和门窗,课后要检查实验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德育活动: 具体责任人:班主任、科任老师 1、班主任老师应当常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游泳安全、使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假期安全、防范传染病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遇险自救的能力。 2、班主任老师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提倡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不洁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3、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喝生水。引导学生每天带好杯具并常常清洗和消毒,禁止合用杯具,防止交叉传染。 4、在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班主任老师应当根据规定事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当实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5、利用班会课、午会课等机会对班内学生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