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及讨论背景 1、随着创新教育的进展及对创新教育讨论的不断深化,其重点和难点已自然转向创新教学讨论以及创新课堂教学讨论上。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自身具有的综合性、复杂性及制造性等特征,这些原因共同形成了大家对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和创新的无限动力。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进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老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学生看,老师写学生抄,老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老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3、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化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老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而我校部分老师很难融入到学习新课改的氛围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成了新课改的旁观者。主要表现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而忽视了理念上的更新,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只是新课改的一层外衣。为了全校老师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合拍,用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校准备讨论实施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讨论。 二、讨论目的、意义 (一)讨论目的 1.通过数学课堂,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制造尽可能多的直接认识活动的机会,变间接认识活动为直接认识活动或半直接认识活动,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尝试性学习或讨论性学习。 2.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3.通过该模式讨论,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丰富情感的充分沟通、感染和共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制造,从而构建学校教育的特色品牌,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式进展。 (二)讨论意义: 1、本课题讨论的最大优势是信息环境下学习的空间是开放的和博大的,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利于学生素养的培育和知识能力的提高。这样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正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制造能力的早期实践和成功体验。 2、在这样的活动教学中,它利于学生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立即与同学沟通看法,取长补短、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