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花的勇气》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四年级《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惊喜,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一、对略读课文的认识 在初接触这篇课文后,我首先关注到了课题前面的雪花号——这意味着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因为苏教版的课文都是讲读课文,之前我从未听过、上过略读课文。因此特地上网查了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从中我了解到这类课文教学的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老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确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绝对不能等同于我平常的课堂教学,上略读课文,老师应放得更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略读课文都有阅读提示,其实就是教学生循序渐进阅读并理解课文的步骤和方法。我教学思路就是根据这阅读提示让学生合作学习,老师予以适当的点拨。 二、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本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令我很不满意,学生的反应平平,当然,老师是决定因素,老师未能有充分的预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从而造成了这样的境地。 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在于以下几点: 1.对学情估量不足 作为老师都知道我们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但遗憾的是,因规定课前不得接触学生,我对学生的情况估量不足。我以为所借的既是朱棣文小学的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必定比我们乡下学生高出许多。因而在我本人所执教班级的基础上,又人为地增加了难度。如当学生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后,还要求学生依次概括成四个字——“绿野无花”、“草下藏花”、“无缘看花”、“原野冒花”、“花有勇气”。我的本意是:学生既然基础好,只要求找出文中现成的语句太过简单了,而将文中语句“浓缩”成四字短语,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的回答也并非要和我所设想的几个短语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