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运营中的道德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积极意义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进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提升国民公民意识和民族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导致社会各层次人群道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以及小部分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层,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等现象的出现,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正常建设。 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1.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丧失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通过道德法律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推崇仁爱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国民经济处于高速进展中,其中一些道德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进展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鼓吹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全盘否定,大肆渲染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中优秀精华部分只字不提,完全抛弃了传统道德观。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完全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建设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用全新的道德观念认识评价当下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道德体系也是完善先进的,我们应该将道德标准全盘西化,只有全盘学习西方才能让我们快速有效地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2.西方道德观念对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进展模式确立和不断进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沟通日益加深,一些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人们的传统观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第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发生冲突。封建社会两千年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家长制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让中国人形成了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整体的观念。但是,市场经济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原则,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第二,仁义为先与个人利益至上的两种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观历来崇尚仁义为本,而市场经济中个体之间是竞争关系,个人往往不择手段谋取利益。第三,德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天下为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