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福建泉州清源山导游词福建泉州清源山导游词各位伴侣,大家好!很兴奋今日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会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日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盼望大家玩得快乐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如同名城泉州的一颗灿烂明珠,闪耀着刺眼的光线,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进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著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日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圆满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扬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留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屹立的这方自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布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气。各位伴侣,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爱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旧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外形肖似老翁的自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闻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汉代闻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对的,不必为此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糊涂的头脑,不行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布满了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观围护,规模雄伟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颇为壮丽,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矗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它的健在,足以证明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非常发达兴盛的。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闲由楚入闽,也许是看中了“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现在让我们来仔细欣赏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月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生动逼真的造型,精致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非常亲切可爱,布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