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49 年,任务:反封建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近代化。性质: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区别: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对人民态度,目标,结果)分界线:五四运动一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考点: 一、根本原因: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激化阶级矛盾。二、过程: 开始:1851 年, 领导 起义;正式建权: 年,定都 ,与清对峙;转折:1856 年天京变乱。 失败:1864 年, 陷落。 三、纲领性文件: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地位: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革命纲领)中心:解决 问题。宗旨:建立 的理想社会。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① 土地分配的原则: ;方法: ;② 产品分配的原则: ;方法: ; 评价: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的 愿望,是农民 的思想结晶。 ② 空想性: 的思想,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③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违背了 。2.《资政新篇》:1859 年,提出者: 地位: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内容:向 。以法治国,选举官吏;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办邮政、医院、慈善机构等;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等。评价: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 方案,反映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 的迫切愿望。② 革命性:反对封建主义。③ 空想性:缺乏相应的 和 ,当时处于 。 四、失败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主观: 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考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10 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经济: 阶级: 政治: 思想: 组织: ;实践: ;导火线: )1.同盟会的成立: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时间、地点、领导人: 。纲领: ;创办《 》把其阐发为 :即 、 、 ;性质: ;反映 ;反映 ;是 的指导思想。局限: 。意义:性质:中国近代 。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影响最大的是黄花岗起义。2.武昌起义:导火线:1911 年保路运动 时间: 年 月 日。主力: 。 结果:成立 ,改国号为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 。3.中华民国的成立 成立: 年 1 月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