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第三讲 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法导航】1.本专题重点掌握知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本专题的阶段特征:孙中山在反清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借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了三民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那一时代最进步的思想。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三大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3.误区提醒:(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不敢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命)。(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4)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不是旧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5)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6)四大理论成果的目标:三民主义的目标:资产阶级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毛泽东思想的目标: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邓小平理论的目标:指导改革开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