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高考地理热点:聚焦海地地震(二)二、热点透析(一)海地概况1、海地位置示意图2、海地国家简介自然地理:面积 27797 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是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 1080 余公里。全境 3/4 为山地,仅沿海与沿河有狭窄平原。全国最高峰为拉萨尔山脉的拉萨尔山,海拔 2680 米。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该河谷地为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人口:1000 多万。黑人约占 95%,黑白混血人种和白人后裔占 5%。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通用克里奥尔语。居民中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占 80%,信奉新教的占 5%,其余信奉耶稣教和伏都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海地是拉丁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海地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仅 20%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二)海地地震发生的原因海地地处两大地壳板块交界处的断层地带,属强烈地震多发地区。海地地处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地震由这两大板块东西向运动时的相互碰撞引起。(三)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 这次地震的震源距地面大约 10 公里,震源深度“非常浅”。这次地震发生处“恩里基约—芭蕉园”地质断层带持续缓慢移动,先前发生过多次地震,包括 1860 年一次地震和 17、18 世纪的几次强震。除地质原因外,建筑不够结实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海地不少建筑物没有按照抗震标准建造,难以抵挡强震冲击。海地建筑抗震性能不足归因于经济因素。海地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无法投入大量资金防震、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