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教案(12)生物技术实践【考纲要求】知识内容要求(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8)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10)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2)植物的组织培养(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4)PCR 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程度参考考试大纲中的: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知识网络】【教法指引】本专题主要是一些生物技术操作与技术实践,与社会现象、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在历年高考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实行新课标省份本部分一定出题。在复习是需要注意:(1)指导学生抓住最主干、最核心的知识来复习,不要刻意追求知识的全面;(2)正确处理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关系。原则是从新课程标准中寻方向,据考试大纲中划定范围,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形成同心圆,找到结合点。【专题要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本专题主要考点集中在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 、DNA 的粗提取和 PCR 技术操作,诸如血红蛋白的的提取与分离、酶技术以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识点是新课标所增加的知识点,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体现,复习时也应加以重视。本专题重点知识归纳如下: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微生物的营养营养是指生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营养物质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证发育 、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人及动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植物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等五类。2.培养基(1)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2)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种营养物质。满足微生物生长还需要适宜的 pH、氧气的要求(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提供有氧或无氧环境)、特殊营养物质等。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 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碳源。异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