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高中数学高考专题讲座: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2010高中数学高考专题讲座: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_第1页
1/5
2010高中数学高考专题讲座: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_第2页
2/5
2010高中数学高考专题讲座: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_第3页
3/5
第18讲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材中,学生学习平面向量在前,学习解析几何在后,而且教材中二者知识整合的不多,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就“平面向量”解平面向量题,不会应用平面向量去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用向量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思路清晰,过程简洁,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简单的重复将会引起学生大脑疲劳,学习兴趣衰退。这充分揭示方法求变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重视向量的教学,必然能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减轻负担。一、知识整合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也是新高考的一个亮点。 向量知识、向量观点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很多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与一体,能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交汇点。而在高中数学体系中,解析几何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有些问题用常规方法去解决往往运算比较繁杂,不妨运用向量作形与数的转化,则会大大简化过程。二、例题解析例 1、(2000 年全国高考题)椭圆14922 yx的焦点为 F ,1F2,点 P 为其上的动点,当∠F1P F2为钝角时,点 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解:F1(- 5 ,0)F2( 5 ,0),设 P(3cos ,2sin )21PFF为钝角∴ 1253cos , 2sin ) ( 53cos , 2sin )PF PF �( =9cos2 -5+4sin2 =5 cos2 -1<0 解得:55cos55 ∴点 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553,553)点评:解决与角有关的一类问题,总可以从数量积入手。本题中把条件中的角为钝角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为负值,通过坐标运算列出不等式,简洁明了。例 2、已知定点 A(-1,0)和 B(1,0),P 是圆(x-3)2+(y-4)2=4 上的一动点,求22PAP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因为 O 为 AB 的中点,所以2,PAPBPO�故可利用向量把问题转化为求向量 OP�的最值。解:设已知圆的圆心为 C,由已知可得:{ 1,0},{1,0}OAOB �用心 爱心 专心0,1OAOBOA OB�又由中点公式得2PAPBPO�所以222()2PAPBPAPBPA PB� =2(2)2() ()POOAOPOBOP� =224222()POOA OBOPOPOAOB� =222OP �又因为{3,4}OC � 点 P 在圆(x-3)2+(y-4)2=4 上, 所以5,2,OCCP� 且OPOCCP� 所以 OCCPOPOCCPOCCP�即37OP� 故2222022100PAPBOP...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高中数学高考专题讲座: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