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七以中国典型区域为背景的整合题1.(2019·上饶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吉兰泰盐湖是中国西北内陆大型盐湖之一,其采盐历史悠久,所产的盐以颗粒大、杂质少、味道浓等特点闻名遐迩。吉兰泰盐湖位置如图所示。材料二吉兰泰盐湖遭受流沙侵袭的最盛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正是盐湖采盐规模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在吉兰泰盐湖周围大量种植防护林,并在冬季对其灌溉,治沙效果明显;90年代,盐场率先采用船采、船运、短水输生产线,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成国内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采盐场。近年来,由于多年的大规模开采、极端干旱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湖盐资源濒临枯竭。(1)简述吉兰泰湖畔地表环境特点。(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吉兰泰地区沙害严重的原因。(3)指出当地对防护林进行“冬灌”的优点。(4)分析吉兰泰盐场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盐场的有利区位条件。答案(1)干旱半干旱(或降水少蒸发强)气候;沙漠(荒漠)广布,植被稀疏;河流少,多内流河;多盐碱地。(2)盐湖工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牲畜饲养量增加(过度放牧);生活樵采量增加(过度樵采),植被破坏,沙化严重;气候异常,干旱加剧。(3)错开春季用水高峰,充分利用冬季地下水资源;利用冬季增加土壤水分,为林木春季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沙表形成冻层,保护表土(利于就地固沙);利于林木越冬;减轻病虫害。(4)交通便利,乌吉铁路改善了湖盐的外运条件;消费市场广阔;引入国外先进采盐技术,形成竞争优势;采盐历史悠久,品牌效应好。2.(2019·河南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7年11月,小兰同学随某地理探险车队开启为期4天的西部之旅。他们从甘肃敦煌启程,驰骋2000千米,突破4000米海拔,从“大漠孤烟直”的西部戈壁,到藏羚羊奔跃的可可西里,沿途见证了令人激动万分的地理胜景(见图1)。下表为小兰同学旅行途中记录的一些内容,图2为东台湖畔冰上雅丹景观图。第一天行走在古丝路的路线之上,河仓城的遗迹出现在车窗外。河仓城是古代中国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第二天出发的时间比第一天更早,出门时的气温低于-10℃,夜色中向着冷湖地区进发。鼎盛的时期,冷湖地区曾拥有2000多口油井,并设立了冷湖市。如今,越来越多的油井一天的产量已不足100公斤,曾经自喷的油井已然消失在历史的暮霭中,只留下一排排废墟砖墙第三天徜徉东台湖畔,见证冰上雅丹,东台湖湖区属柴达木荒漠干旱、极干旱气候,年均气温2.0℃,年降水量不足25mm。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干旱戈壁里,广泛发育着中国最丰富的雅丹地貌。当日,数以百计的雅丹峰丛从广阔的东台湖冰面上直刺而出,给人以前所未见的壮阔与浪漫第四天抵达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保护站,向坚守高原生态第一线的环保英雄们致敬。只有亲身而至,你才能深刻感受到那些高原上的生态巡守者面临着多大的困难注: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1)根据旅行地的环境特征,说明该探险车队所用车辆需要具备的主要性能。(2)根据材料信息,请你为冷湖地区的振兴发展献计献策。(3)推测东台湖冰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4)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说明高原上的生态巡守者可能面临的困难。答案(1)地势起伏大,车辆需具有较好的爬坡性能;多风沙,地表多砂石,轮胎需具备良好的防滑能力;秋冬季节,西北地区夜间气温低,车辆需有良好的空调设备;地广人稀,加油站相距较远,车辆需有储量更大的油箱。(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旅游;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3)西北地区风力强劲,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形成雅丹地貌;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加速消融,冰川融水流入东台湖,东台湖湖域扩大,淹没部分雅丹地貌;冬季气温低,湖面结冰,形成冰上雅丹地貌。(4)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气压低,水的沸点低,食物不易煮熟;风沙大;冬季气温低,可能遭遇暴风雪,物资供给难以保证。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海湖湖滨地带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形成的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