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备考 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鉴赏指津教案

2011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备考 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鉴赏指津教案_第1页
1/3
2011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备考 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鉴赏指津教案_第2页
2/3
2011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备考 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鉴赏指津教案_第3页
3/3
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鉴赏指津【妙解诗词】一、意象解读1.比喻性意象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其中,又分为明喻体形象和暗喻。⑴ 明喻。即带有比喻词“像”“似”“如”等。例如,《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本为抽象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但作者将其比喻为这眼前浩荡东去的江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作者将这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兼夸张)为银河,足见其气势之雄伟。⑵ 暗喻。即没有明显的比喻词,但所选用的意象却起着比喻作用。如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中烟草、风絮和梅雨就是比喻性意象。烟草、风絮和梅雨分别存在于地上、人间、天上,可见愁思之多,无处不在。这一连串的暗喻,将作者的愁绪写到极致。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中就是以千树万树“梨花”,比喻当时积雪覆盖大地的景致。2.描述性意象在诗歌中,作者为了营造某种意境或渲染某种情感,就会极力铺陈一些意象,以达到意境的完美和情感的强烈。所以,运用描述性意象,类似《诗经》中“赋”这一手法。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就运用了“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描述性意象,以动衬静,写出了春涧的静谧,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再如李白的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词通过“平林”“烟如织”“寒山”“伤心碧”“暝色”“空伫立”“宿鸟”“长亭”“短亭”这些描述性的意象,表现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二、鉴赏方略⑴ 抓住意象特点。如果是比喻性意象,就要抓住喻体形象的特点;如果是描述性意象,就要抓住这一组意象之间的共同点。⑵ 把握意境情感。要有宏观意识,高屋建瓴,概括出诗歌的整体意境,以及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作答时,一定要紧扣意象,切不可空话套话连篇。三、典例精析(2010 年高考北京卷)古风(三十九)① 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备考 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鉴赏指津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