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从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入手来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轨迹一、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分析2008——2009——2010(一)2010 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注:蓝色字为与往年比有变化的题目。1.全国卷Ⅰ2.全国卷Ⅱ3.全国新Ⅰ 30 分Ⅰ 30 分Ⅰ 70 分一、12 分一、12 分甲 必考题1.字音1.字音一、9 分2.成语2.成语1——3.社科文3.语病3.语病二、古诗文阅读4.连贯4.连贯(一)文言文(19 分二、9 分二、9 分4——6.(9 分5—7. 自科文5—7. 社科文7.文译(10 分三、9 分三、9 分(二)古诗鉴赏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9.(11 分Ⅱ 120 分Ⅱ 120 分(三)名篇名句四、23 分四、23 分10.(6 分11.译句(10 分)11.译句(10 分)乙 选考题12.古诗(8 分)12.古诗(8 分)三、文学类阅读13.名句(5 分)13.名句(5 分)11.小说(25 分五、22 分五、22 分四、实用类阅读14—17.散文14—17.散文12.人物传记(25 分六、15 分六、15 分Ⅱ 80 分18.用词 4 分18.运用实词 4 分五、语言运用(20 分19.补写文句 5 分19.运用虚词 5 分13.成语运用20.仿写文句 6 分20.文句仿写 6 分14.辩析病句七、60 分七、60 分15.表达连贯21.作文21.作文16.补写文句图画材料作文现实材料作文17.文句仿写猫不捕鼠关于“浅阅读”六、60 分18.作文组合材料作文人才成长4.安徽卷5.山东卷6.天津卷7.湖南卷Ⅰ 66 分Ⅰ 36 分Ⅰ 33 分Ⅰ 33 分一、9 分一、15 分一、12 分一、15 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 分2.字形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 9 分3.标点3.近义词3.成语7.文译 10 分4.词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 8 分5.语病二、9 分5.选诗句10. 名句 5 分二、9 分5—7. 自科文二、22 分三、25 分6—8. 社科文三、12 分6—9.文言文(1211—14.小说三、12 分8—11.文言文Ⅱ 117 分10.文译(10 分Ⅱ 84 分9—12.文言文Ⅱ 117 分11.古诗(7 分四、24 分Ⅱ 114 分四、19 分12.文译(9 分)15.字形(3 分四、24 分12.译句(8 分)12.名句(6 分)16.成语(3 分13.译句(10 分)13.古诗(6 分)四、阅读(12 分17.连贯(3 分14.古诗(8 分)14.名句(5 分)(一)社科文18.语病(5 分15.名句(6 分)五、8 分13——15.(12 分)19.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