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素材:傅佩荣的演讲经典语录傅佩荣:公元 1950 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重建心灵》等,作品曾获台湾最高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2006 年九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 年夏秋,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他认为国学会启示人们,“天灾人祸若不能避免,就坦然接受,转为珍惜生命、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培养智慧。”傅佩荣的经典语录:◆30 岁之前要读儒家,40 岁之后读道家,50 岁左右读《易经》。因为 30 岁以前你投入社会,准备成家立业,一定要非常积极地面对人生,当然要学儒家。从 40 开始一定要学道家,因为到那个时候你已对人间冷暖、人性善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应该用道家的智慧将人生看成一个整体,要逍遥一些。50 岁左右则要读《易经》,学会把握生命的全局,提升生命的境界。◆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哲学与人生配合起来,用很扼要的方式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式的说明,然后对于自己未来才会有一些的参考价值。◆年轻的时候知道人生全部可能的情况,将来自己面对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参照点。就像自己过的人生只能有一种版本,但是其他人提供各种不同的版本,把它对照起来以后就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去做选择,应该怎么过。◆哲学是人生的经济学,你学了哲学人生就会变得很有效率,不会花时间在那些细微末节的烦恼上,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样的人生比较清爽,也是比较让人家羡慕的。◆年轻人设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借用很多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给自己做参考,然后你到一个生命阶段的时候再反省。◆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人们能够真的心平气和宠辱不惊。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种至高的生活境界。◆承受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可以获得什么,而在于他可以承受失去什么,能够承受失去的人格才是坚强的人格。◆人生的“现在”是每一个当下的刹那所串连成的,没有一刻会逝去,也没有一刻只是幻觉。唯其如此,人生的充实之感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