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文人的读书典故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读书典故和佳话。“诗书传家”的读书、爱书、藏书传统,已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象征,至今仍被人们奉为立志修身的圭臬,希望本文选辑的读书典故能对大家有所启迪。(编者) 汉书下酒 表示文人学士酷爱读书而以好书佐酒的雅举。相传宋朝文学家苏舜钦每天晚上读书 ,都要喝一斗酒。读《汉书》时,更是一大杯一大杯地喝,他的岳丈杜衍听说后笑道:“有这样好的下酒物,喝一斗酒实在不算多呀!” 三余读书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子之注解所引《魏略》,大意是讲,三国时的董遇对《老子》和《左传》都有精深的研究,有人想向他学习,他却不肯施教,而是说:“一定要先读上百遍,书读上百遍意思自然就清楚了。”想向他学习的人认为没有时间,董遇便教导他应利用“三余”之时,并解释所谓“三余”便是冬天、夜间和阴雨天(注:古代农业社会,这三种时间基本上都是指空闲时间)。此典故形式不多,基本上以“三余”这一面目出现。如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之五》:“托情欣六学,游目爱三余。” 下帷读书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董仲舒》 ,大意是讲,董仲舒因精研《春秋》,汉景帝时成为博士。他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闭户讲学,弟子们依次去向他请教。就这样,董仲舒三年之间没有去看外面景色,而专心治学。此典形式众多。有“下帷(帏)”,如谢惠连《读书》:“贲园奚足慕,下帷故宜遵。”杨炯《卧读书架赋》:“庶思覃于下帏,岂遽留而更读。”或“下书帷”,如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同赠尹果毅》:“寂寞草《玄》徒,长吟下书帷。”或“闭户垂帷(垂帷闭户)”,如王维《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或“仲舒帷”,如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或“董帷”,如牟融《题朱庆余闲居四首》之四:“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 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 61 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卷三,意思是说,汉朝的孙敬性好学,整天攻读不休。到了夜里,在读书要打瞌睡的时候,为怕睡着,就用绳子扣住头,另一头悬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曾十次上书秦惠王,意见不被采纳,便回家诵读研习姜太公兵法。晚上读书到要打瞌睡的时候,为怕睡着,就用尖锥刺自己的大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