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谈美读后感2000字谈美读后感2000字看完《谈美》,突然就想到了美人,这个话题已经有千年历史了,从春秋时期的文姜、息夫人,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再到现代的张曼玉章子怡等人,太多话题,太多故事。古人对美人的评价标准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现代人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穿着是否时尚,在意别人对美的评价,在意现代对美人的界定,在意妆容得体甚至掩盖了原来的面目。我倒认为美是一种态,如醇酒,如夕阳,如晚霞。美人应如宋美龄、宋庆龄那样精致,那样有味道。有味道的反义词是俗。朱光潜先生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免俗”。为了“假如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深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阅历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先生认为“情感第2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肯定要从怡情养性说起,肯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叫纯净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一点,鲁迅也有所感(虽然二人在审美观上有较大差异),所以才弃医从文,开头他《彷徨》《呐喊》之旅。先生在整本书中,始终在谈免俗,什么是俗?什么是免俗?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出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制造或是观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有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抱负世界里去”。把所从事的学问和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意抱负和情趣,而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如此方能“免俗”。他说无所为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很准,人生来而有欲望,然而遵从心里欲望而去做事,不掺杂其他杂念,不计较厉害得失,在现代人看来,便是大师了。20世纪二三十年月的中国文化界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一批大作家、高校者特地为青少年写作,作家中如冰心、叶圣陶,学者中如朱自清、朱光潜。《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第3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入门书。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谈了许多,我倒是想从先生《谈美》中的一句话说起。先生说美感阅历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观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观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开心的。”“美感所伴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会一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阅历很开心,”这大约是可以说,美人是当我们看到她时已经忘了形,不知我们在哪,对其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进入自己的世界,后来回想,方觉得那很开心,这就是“无所为而为”,如今的人看美人就想起性欲,想占有她,想着她是如何的妩媚妩媚,这便不是美感而是快感了。当我们认为她是美人是,就会觉得她今日穿得很好看,或是首饰搭配的得体,或是观察美人后便心情舒服觉得花更艳更娇,天更蓝更晴,这便是移情。先生说“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第4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物也有同样的情感”,那么移情和美感又有什么联系呢?“美感阅历,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我喜爱百合,因为喜爱它的纯净无暇,百年好合,我看着百合便觉得她是纯净无暇的,而它的纯净无暇的形象有感染我,仿佛我便是百合,“真正的美感阅历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简单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辨别所生的情感究竟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物的”。我常喜爱小说里的人,觉得我要找的人就是那样的,模样刚中带柔,挺立身姿,对人冷酷却有一颗藏在冰山下的心或是其他,我也曾觉得我遇到的那个人就是那样的,可后来我才发觉,其实不是的,我爱上的只是一个抱负化过的变型,我想象的形象都附着到他身上了。先生说这便是柏拉图式的恋爱,是艺术化过的自然。美的观赏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在人情化和抱负化后,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