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 15 篇幼儿园教学设计 1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成人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加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爱度假吗? 幼:喜爱。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 1:要准备水。 幼 2:要带旅行箱。 幼 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老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老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2.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推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同意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