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四大因素 影响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四大因素 绩效评价被当作机密和人事考评的不公开性,加重了职工对考评的不安心理和对人事部门的不信任感,降低了考评对职工指导教育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编写的影响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供大家参考。 1、绩效考核定位模糊 所谓考核的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在现实应用中,许多企业考核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绩效管理体系中考核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目的或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或者为了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为了奖金分配而进行,考核制度甚至等同于奖金分配制度,非常明确地规定某项工作未完成要扣多少钱等惩处性措施,罚多奖少,使得员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避开犯规被罚,而不是如何努力提高工作绩效上。更严重的是在某些企业甚至出现员工尽可能少做事的现象,因为做得多,犯规的几率就大,也就意味着被罚的几率大。所以,没有人同意承担那些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但容易犯规的工作。加上考核方法不完善、考核结果不准确,势必造成员工对考核的抵触。 2、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很多企业都在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所采纳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包括了安全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设备指标、政工指标等等,不同专业的管理线独立管理着一套指标,可谓是做到了面面俱到。然而,对如何使考核的标准尽可能地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并与绩效计射相结合却考虑不周;而且作为绩效管理,应该主要抓住关键业绩指标,将员工的行为引向组织的目标方向,太多和太复杂的指标只能增加管理的难度和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影响对员工行为的引导作用。 3、绩效考核的主观性 健全的人事考评制度就是通过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的评价,推断其潜在进展能力,并作为对员工奖惩的依据,但在实践中,评估的正确性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面产生偏差,常见的如;晕轮偏差,即以偏概全,部分印象影响全体;类己效应,对那些和自己的某一方面(种族、籍贯、性别、学历、专业、母校、志趣、业余爱好等)相类似的人有偏爱而给予较有利的评估;趋中效应,硬套。两头小,中间大的一般性规律,不从事实出发,或由于没认真考察下级的表现而不愿给出最优与最劣的极端评语,干脆来个平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