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知识梳理】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思考 1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基本方针:“__________”、“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思考 2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 3.外交成就(1)苏联政府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2)1950 年 2 月,中苏两国领导人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1953 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提出: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4.意义: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思考 3 怎样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必然性?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2)召开:1954 年在日内瓦。(3)成果:周恩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4)意义:①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思考 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屈辱外交不同的成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2.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2)召开: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____举行。(3)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4)方针:“______________”。(5)成果: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6)意义:会议增进了亚非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形成了万隆精神。思考 5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探究一 “一边倒” 问题 (1)建国之初,针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我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2)右图反映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