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如此享受的慢性毒药大学一毕业,小宇就到南京找男友云了。云的 表舅在南京有家公司, 他毕业后一直在那儿工作,每个月拿 1000 出头的工资打发日子。小宇自己找了家小小的文化公司,每个月 1000 元的微薄收入,也算是高高兴兴上班了。从此,小宇和云便开始了看似快活的生活。每天 下班后便相拥着坐在租来的小屋里看电视,从下午六点的新闻到晚上十点多结束的黄金剧场再到深夜的 午夜剧场。每天持续六七个小时,他们斜靠着 廉价的充气塑胶沙发上,随 着荧屏嬉笑哀乐。全身心地感受着荧屏上他人人生的丰富多彩。周末的时候就牵手去逛大卖场,拎回二三十元一件的衣服或其他 便宜的物品,虽然关掉电视的瞬间他 们也会突感空虚,眼见别人买房买车也会有一时的失落,遭遇权贵人士的冷眼也会一时激动感伤,可他们终究是似乎要满足于现状平庸度此生了。日子无声地流逝了两年。那天晚上,正 当他们深深沉醉于电 视剧离奇曲折的情节时,那台来自于跳 蚤市场的 17 英寸老式彩电突然“嗤”地喘息一声,然后是一圈白光挣扎着晃了晃便寿终正寝了。小宇和云四目相觑,屋里难得的沉寂, 小宇突然觉得虚飘飘空落 落的,对面 的老式三门柜镜中是两张麻木、呆滞的 面孔。小宇逃避似地捡起一本旧杂志翻了起来,那天晚上,小宇读了两篇小说,两篇散 文;云则总结了他们两年来的存款——168.6 元。第二天下班后,小宇读了卡夫卡的两个短篇和张爱玲的三篇散文,写了一篇 500 字的读书笔记;云看了两份报纸后说: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存一个人的工资到银行吧。第五天晚上,小宇写了一篇小小说投稿到晚报,云去图书馆听了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的讲座。,第六天是周末,他们去了图书馆和书城,办了两张借书证,买了几本经济和文学方面的书。第七天是周日,小宇在家看书、写稿;云则在精读《做一个成功的业务员》。两个月后,他们的存折上有了 3000 元,他们没有去买电视机,而是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接下来,小宇报考了英语补习班;云找了一份做业务员的兼职工作。小宇在报纸上发表了 20 多篇文章;云跑成了第一笔业务,拿到了 1600 元的提成。一年后,小宇发表了文章 100 多篇,跳槽到了 一家规模不小的广告公司做了杂志编辑和策划,工资是原先的三倍;云又跑成了六笔业务。两年后,小宇做了杂志的主编,有多家报刊约写 稿;云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并开始良好运转。四年后的某 天上午,他们拿到了位于城中理想地带的新房钥匙;下 午,小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