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考试说明学习要求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1.知道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和首次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党代会。2.要将邓小平理论置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空背景下,概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联系必修Ⅱ中第三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必修Ⅰ中的“一国两制”来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感受邓小平的创造性智慧和胆识。一、伟大转折1、伟大转折的历史背景① 文革结束后,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说明:左倾思想未根本改变。②1978 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2、伟大转折的宣言书——1978 年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意义: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3、伟大转折的实现: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内容(决策):①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③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意义: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④ 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⑤ 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82 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此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2、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主要内容——1987 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 年南方谈话① 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回答。解释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市场、计划手段互补。围绕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