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叶托蕾人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对于老师更是重要。有了忧患意识,人才能保持头脑的糊涂,糊涂才能觉醒,觉醒的人多了,旧的体制才会被打破,新的法则才会应运而生。《不跪着教书》是一本直面现实,教人冷静、缄默、深思、批判、反省的好书。好在哪里?尽管揭露的丑的东西太多;尽管的笔端太严厉和冷峻了;尽管都是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除了叹气还是叹气,但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作为老师多叹叹气则少一些麻木,多一些糊涂;少一些应付,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浮华,多一些真挚。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太应当叹气了!来一次心灵的吐旧纳新吧!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无非强调,作为老师是应当有思想的,不应当“跪”着教书。实际上他所强调的是老师自身思想上、人格上的独立。然而,改“跪”为“站”,谈何简单啊!中国的学问分子是不喜爱“跪”着做人的,更何况教书了。古代学问分子对待且凶且恶的世俗现状,既不想合于污淖,又想乐观入世施展理想,结果往往难遂人愿,于是有了“一生好入名山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太白,有了“采菊东离下”的陶渊明和“流觞曲水”的王羲之。终归是曲高和寡不为世俗所容,除了留下千古的郁闷之外,更多的是学问分子特有的人格及思想的高标,乃至于对后世学问分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郁闷的事太多,诚如所言:老师的功利主义思想;社会对权力的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过分崇拜;同学人文情怀的丢失;学校领导的官僚化;假、丑、恶的肆虐,真、善、美的黯谈;老师利益分争的尔虞我诈。“当年,我自认为学校是净土,忽视了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现在我最终知道世上唯一可‘静’下来的可能只有人的心境了。”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来自于抱负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情感核心是缘于他对祖国、对训练事业、对同学深深的喜爱。像吴非的这种失落感,非彼独有,凡具有良知的老师都会有此共鸣。因为我始终信任,训练队伍中人性的、思想的火光仍是熠熠不止的。面对失落、彷徨乃至于与世俗的格格不入,我们如何选择呢?我们无法“归隐田园”,也无法“放浪形骸”,因为现实的责任远远重于心中的不痛快。由此想到了“行吟泽畔”的三闾大夫“糊涂”的自白,想到了他“与世推移”和“深思高举,自令为放”的逆境选择。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历史告知我们,做精神上的富足者远比做物质上的蠹虫要有意义得多。“要让同学站着做人,我们就绝不能跪着教书”,这就是的心灵告白。尽管“站”着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会招致非议和蔑视,甚至会吃“大亏”,但只要信念不倒,盼望也总是会有的。世上“跪”着的人太多,但唯独老师不能轻易言“跪”,只有站直了身板,同学才有盼望,训练才有盼望,民族才有盼望??读后感》